电影资讯
2013年刚过去不到一半,电影市场就一次一次让人们瞠目结舌。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的第18周里,电影总票房达到9.165亿元,观影人次达到2488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而在2002年,全年总票房也不过9.5亿元而已,这意味着“一周顶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片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季度全国总票房达到52.4828亿元,其中国产片占到69%的份额,票房比去年增长了119%。
这样看起来,中国影市、中国电影似乎都已迎来了春天,但这是整体上涨还是少数爆发?中国电影的“青春期”,恐怕还得等到“全面发展”的那一天,才能算是真的到来了。
现象:刷新纪录 成常态
“刷新票房纪录”、“创下历史新高”,在电影的宣传中,这曾经是非常抢眼的字样,但从2013年以来,“刷纪录”几乎成了一种常态。
从单片票房来看,《泰囧》用68天达到12.6亿元,创下华语片冠军。紧随其后,《西游降魔篇》用57天就达到了12.4亿。仅仅两个月后,《致青春》又以首日4500万元,12日5.2亿元的“高速度”创下纪录。
从整体票房来看,五月第一周(4月29日至5月5日),全国票房达9.16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五一小长假三天票房达到4.34亿,较去年增长88.69%。
从观影人次来看,五月第一周观影人次达到2488万,创下历史新高。五一小长假观影人次达1210万,较去年增长92.06%。
反转:国产片 扬眉吐气
相较于整体票房的走高、趋热,国产片的表现更令人惊讶。自《泰囧》之后,不仅《西游·降魔篇》等大投资影片票房喜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这类非典型大片的票房也双双突破5亿元。曾几何时,国产电影导演“亿元俱乐部”的成员还屈指可数,而且都是张艺谋、冯小刚这样的知名大导演。
根据电影局最新发布的一季度票房统计,全国总票房收入达52.4828亿元,其中国产片为36.1478亿元,占69%,同比去年的16.5122亿元增长了119%。进口片票房为16.3350亿元,占31%,同比去年的20.6603亿元减少了21%。在武汉,天河院线一季度总票房为7558万元,其中国产片4971万元,占到65.76%。
国产片占近七成的绝对优势,这在去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2012年是中美电影新政实施的第一年,每年增加14部3D或IMAX进口片,这给国产片带来巨大冲击。去年一年,国产片与进口片的上映数量比例是3:1,但票房收入中,国产片仅占47.6%,首次“失守”50%的“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