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
3月25日,2016中美电影产业峰会在河北“中信国安第一城”隆重召开,共计三十余位好莱坞电影界嘉宾参加,堪称中美电影业界交流的盛会。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以440亿元的票房成绩令世界瞩目,中美在电影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在本届峰会上,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到中美电影合作的新定义,从如何培养新生代电影人,到如何让中国电影走出去,多位电影界大佬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不断闪现。
好莱坞电影大咖齐聚
阿方索·卡隆寄语中国电影人
著名导演阿方索·卡隆,在现场谈到了他的作品《地心引力》的诞生过程,并谈起自己从六岁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电影就是一种语言,就是在电影院中观众看到的内容。现在大家都在谈合拍片,但我们要记住,最关键的是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让观众理解你想说的话。”
谈到对中国年轻的电影人有何建议,阿方索·卡隆表示:”我觉得找到自己的定位最重要,要抓住一切机会发出你自己的声音。可能在一开始,你的电影要让别人看到并不容易,因为你谈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你挣扎着想要发出声音,但这个东西有价值的,因为这是你个性的表达。如果你能够诚实的把个人的特点展现出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同样是有意义的。”
好莱坞著名导演、编剧保罗·哈吉斯谈到了他在创作奥斯卡获奖影片《百万美元宝贝》和《撞车》时的一些心得,他说:“作为编剧、作为艺术家,要了解自己写的东西,并且要胆子大一些,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边界,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去讲。我觉得不要问观众他们想要什么,当你忘记了怎么去取悦观众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关键是要找到自己觉得有激情的故事。以我自己为例,我就是在被一个电视剧的剧组炒鱿鱼之后,才开始写《百万美元宝贝》和《撞车》的剧本。”
动画电影制作之父,《狮子王》、《美女与野兽》制片人唐·翰,与观众们分享了动画电影的成功经验,他说“动画电影是通过动物或童话人物的形象与行为来探索人性,表达人内心的情感,所以需要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而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与探索,想要做一部成功的作品,必须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考虑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中美电影合作从观望到互信
陆川:新片《诞生在中国》和迪士尼合作
陆川导演和迪士尼影业合作,耗时两年半拍摄的自然电影《诞生在中国》,将于今年在全球上映。陆川在现场透露,“在《诞生在中国》这个剧组,不少工作人员都是英国人,很多的工作习惯都不同。这是我做导演之后,第一个没有完全剪辑权的一个电影,所以特别不习惯。因为在英国有一个剪辑师去剪片子,每次剪完之后让我提几点意见,而在中国,基本是导演坐在剪辑师身后,全程提意见的。”
陆川补充道,“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磨合。我很感谢迪士尼的制片人,让我把电影带到中国又剪了一遍。这部电影其实不完全是一个记录片,而是个故事片。通过这次合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他们的专业程度,英国的五个摄影师,在中国拍摄了18个月,甚至连续在野外拍摄,他们的吃苦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谈到中美两国在电影上的合作,美国电影协会大中华区的总裁冯伟认为,”除了各种博弈,更要看到合作的意义。我们从互相观望,到互相信任程度越来越高,从单个项目的合作,到系统性的、电影工业产业层面的合作,比如最近华纳兄弟联合华人文化成立了旗舰影业。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钻石一样的时代,中国的观影人数、电影票房、院线建设,各方面的指标都是在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电影工业体系的建设,电影创作的方式,都可以和美国有更多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好莱坞电影大咖齐聚
阿方索·卡隆寄语中国电影人
著名导演阿方索·卡隆,在现场谈到了他的作品《地心引力》的诞生过程,并谈起自己从六岁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电影就是一种语言,就是在电影院中观众看到的内容。现在大家都在谈合拍片,但我们要记住,最关键的是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让观众理解你想说的话。”
谈到对中国年轻的电影人有何建议,阿方索·卡隆表示:”我觉得找到自己的定位最重要,要抓住一切机会发出你自己的声音。可能在一开始,你的电影要让别人看到并不容易,因为你谈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你挣扎着想要发出声音,但这个东西有价值的,因为这是你个性的表达。如果你能够诚实的把个人的特点展现出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同样是有意义的。”
好莱坞著名导演、编剧保罗·哈吉斯谈到了他在创作奥斯卡获奖影片《百万美元宝贝》和《撞车》时的一些心得,他说:“作为编剧、作为艺术家,要了解自己写的东西,并且要胆子大一些,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边界,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去讲。我觉得不要问观众他们想要什么,当你忘记了怎么去取悦观众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关键是要找到自己觉得有激情的故事。以我自己为例,我就是在被一个电视剧的剧组炒鱿鱼之后,才开始写《百万美元宝贝》和《撞车》的剧本。”
动画电影制作之父,《狮子王》、《美女与野兽》制片人唐·翰,与观众们分享了动画电影的成功经验,他说“动画电影是通过动物或童话人物的形象与行为来探索人性,表达人内心的情感,所以需要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而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与探索,想要做一部成功的作品,必须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考虑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中美电影合作从观望到互信
陆川:新片《诞生在中国》和迪士尼合作
陆川导演和迪士尼影业合作,耗时两年半拍摄的自然电影《诞生在中国》,将于今年在全球上映。陆川在现场透露,“在《诞生在中国》这个剧组,不少工作人员都是英国人,很多的工作习惯都不同。这是我做导演之后,第一个没有完全剪辑权的一个电影,所以特别不习惯。因为在英国有一个剪辑师去剪片子,每次剪完之后让我提几点意见,而在中国,基本是导演坐在剪辑师身后,全程提意见的。”
陆川补充道,“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磨合。我很感谢迪士尼的制片人,让我把电影带到中国又剪了一遍。这部电影其实不完全是一个记录片,而是个故事片。通过这次合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他们的专业程度,英国的五个摄影师,在中国拍摄了18个月,甚至连续在野外拍摄,他们的吃苦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谈到中美两国在电影上的合作,美国电影协会大中华区的总裁冯伟认为,”除了各种博弈,更要看到合作的意义。我们从互相观望,到互相信任程度越来越高,从单个项目的合作,到系统性的、电影工业产业层面的合作,比如最近华纳兄弟联合华人文化成立了旗舰影业。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钻石一样的时代,中国的观影人数、电影票房、院线建设,各方面的指标都是在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电影工业体系的建设,电影创作的方式,都可以和美国有更多合作交流,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