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
一转眼,2016已过去一半。内地电影市场第一季度近145亿的票房依然记忆犹新,二季度的票房能否逃脱传统“票房淡季”的魔咒,再创影史纪录呢?
根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内地市场电影票房累积100.6亿,同比下降5.8%,环比下降43.8%。观影人次达 3亿,同比有小幅6.5%的上涨,环比下降36.6%。(注:6月全国票房数据仍在统计中,总票房数据会有偏差,之后会调整)
前两个季度结合一算,2016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累积票房收入为246亿元,较2015年同期收入的204亿有20%的增幅,不过考虑到每天19块银幕的增长数字,20%的票房增幅并不惊喜。
整体来看,二季度的票房数据不禁给人一种“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的感觉。纵观2016上半年,一季度票房破百亿仅仅用了54天的时间,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百亿之路却走的十分艰难,历时近三个月。
在电影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下,今年二季度的票房成绩明显有些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青黄不接的档期安排。2016年一季度约145亿的超高票房必然少不了春节档与情人节档的强力拉动,而第二季度中,春节的观影热度渐渐退去,引领新一波观影浪潮的暑期档还未到来,4、5、6月虽不断有五一、六一等档期助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档期属于档期中的“二等公民”,大片压根儿瞧不上。没有“一级档期”助阵,二季度票房想要热闹起来的难度更大。
2.参差不齐的影片质量。“档期营销”只是帮助票房上涨的客观因素,决定票房的关键因素还是影片质量。2016二季度共上映110余部影片,票房过亿的影片仅15部,票房前三甲都被进口片揽走,口碑票房双双引爆的国产影片更是寥寥。
3.票房打假后的余波影响。今年3月,《叶问3》被证实票房造假,管理部门对该片发行方和部分影院进行了处罚和严重警告。监管部门加强整顿与治理有利于剔除影片的“金融属性”,增加票房透明度和真实性。现实总是残酷的,打回原形的票房态势不会太乐观。
2016第二季度月票房走势分析
2016第二季度单部影片票房分析
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上映影片共116部,较2015年同期及2016年一季度的新片数量都有所下降。本季度影片票房榜前三名均被进口片包揽,榜首《魔兽》,票房累计达14.6亿,季度占比约14.5%,《美国队长3》以12.4 亿的票房位居第二,前三甲的最后一名则是《奇幻森林》,吸金累计9.8亿。对比2015年第二季度狂卷24.3亿票房,刷新7项影史记录的《速度与激情7》,本季度的《魔兽》,虽势头强劲,但截至季度末,票房仍少了近10 亿。
迪士尼再发力 《奇幻森林》成4月“救市主”
整个4月份上映影片52部,累积票房31.11亿,《奇幻森林》单部影片占比就达四分之一,在整个季度影片排行中位居第四位。这样的成绩虽比一母同胞的《疯狂动物城》逊色不少,但在整体票房走冷的二季度中也算的上可圈可点的佳片。一部受众相对受限的真人动画类电影,能获得如此不菲的成绩,必有缘由。
影片中,狼孩毛格利是唯一真实的形象,整个动物们栖居的森林以及所有栩栩如生的动物都是虚拟的,而这真假难辨,令人瞠目结舌的3D特效全都通过电脑CG技术打造,给观众带去了一场IMAX视觉盛宴。
片中唯一的演员尼尔塞西,年仅10岁,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和专业训练,但他与原著相仿的形象以及独特表演魅力深得导演喜爱。事实证明,经过9个月的电影之旅,塞西的表演无负重望。
为熊巴鲁配音的喜剧老戏骨比尔·默瑞、为黑豹巴希拉配音的奥斯卡影帝本-金斯利、为母狼拉克莎配音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奥还有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沃肯、性感女星斯嘉丽-约翰逊等都为片中的动物角色倾力献声,让影片增色不少。
“百鸟”跪出票房逆转 5月大盘难“朝凤”
5月12日晚,影片制片人方励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双膝跪地求影院经理增加《百鸟朝凤》的排片,并希望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该片。方励这一跪,票房逆袭的精彩故事正式开始。
5月13日,《百鸟朝凤》票房上映8天来首次日票房破百,15日,单日票房达到最高,约1223.4万。排片场次翻倍上升,日排片最高占比11.35%,近2万场。上座率最高34.27%,超过同天的《美国队长3》。整个5月份,《百鸟朝凤》累积票房达8015.7万,月度影片排行第8位,占比2.6%。近亿的票房成绩对文艺片而言已不算太难看,但仍难掩5月大盘颓势。6月,中数通知,将《百鸟朝凤》的秘钥有效期延长一个月。这是近年来第一部获得放映期延长的文艺片。
方励先生这一跪,给这部缺乏明星效应、娱乐性欠佳、宣传不给力的影片带来了一跃而起的票房,更助其获得了秘钥延期的红利。简单来说,这“跪求”带来的价值不菲。但对于掌握着影片“生杀大权”的院线而言,如果目前的运作制度不变,像《百鸟朝凤》甚至那些只在院线“一日游”的文艺片前景依然不会明朗。方励下跪引起的轩然大波已过,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让小众文艺影片生存的更有尊严才是所有人需要思考的。
《魔兽》6月强势开局 魔性粉丝功不可没
截至6月12日,上映5天的《魔兽》票房超10亿,比去年《速度与激情7》上映五天的票房还要高2000万。面对如此漂亮的开局成绩,各路人士纷纷预言《魔兽》或将冲击《速7》记录,取而代之成为进口片票房霸主。然而节后影片的票房增速逐渐放缓,日票房始终在千万级别游荡,最高7362.6万,仅是高峰期的四分之一。截至6月底,《魔兽》累积14.6亿,本季度占比14.5%,位居月度影片榜首位,票房占比 。不论影片最终成绩能否碾压速7,它都不失为一部成功的商业巨制。那么问题来了,魔兽在国内的成功究竟为什么?
影片针对中国观众喜好制作多个“国行版”预告片,并邀请中国演员吴彦祖来担任重要角色,在宣传活动以及海报等物料制作上突出介绍,增加媒体、观众关注度。腾讯、万达等出品方联合利用线上线下一切资源为《魔兽》进行宣传。包括线上粉丝平台运营、特制《魔兽》弹幕场、线下衍生品主题展等。
早年,红遍网络的一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晚饭”便来自具有“中国第一网游”称号的《魔兽世界》贴吧。《魔兽世界》在国内一度拥有上千万的活跃玩家,占据其同时期全球玩家数量的三分之一,观看电影《魔兽》成为千万玩家缅怀青春并与战友叙旧的情怀出口。坐拥如此庞大的死忠粉丝,票房火爆,so easy。
端午节三天小长假加上高考后一波学生粉丝的追捧,让魔兽上映5天内的票房势如破竹。
2016第二季度影片类型票房分析
2016年第二季度进口片票房累计75.9亿,国产片累计24.6亿,季度占比分别为 75.5%和 24.5%。进口片变化不大,较去年同期上涨0.9%,国产片的票房不尽人意,下跌达21.2%。本季度进口片和国产片票房前三甲分别是:魔兽、美国队长3、奇幻森林;以及北京遇上西雅图2、火锅英雄和我的特工爷爷。
国产恐怖片由于种种“禁忌”,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仍为粗糙的小成本制作,恐怖感基本靠特效和尖叫,类似《京城81号》、《魔宫魅影》融合豪华投资成本、知名演员、以及丰富跌宕故事情节的恐怖片屈指可数。国产恐怖片的口碑若要逆袭,还需良心制作、质量取胜。
据专业版Mtime PRO,今年第二季度共上映动画片17部,累积成绩达19.3亿,季度占比19.8%,较一季度动画片21%的占比略有下降。前三甲分别是:《奇幻森林》、《愤怒的小鸟》和《爱丽丝梦游仙境2》,其中《奇幻森林》和《爱丽丝梦游仙境2》均为迪士尼出品的真人动画电影,票房占比高达70.2%。
2016第二季度档期票房分析
清明节档期(4月2日~4月4日)
二季度第一个小档期“清明节”三天的票房分别为:2亿、2.2亿和1.6亿,累计5.8亿,季度占比5.9%,较去年同期增长仅一成。
从影片上看,今年的清明节显得异常拥挤,节日第一天就有6部影片上映,类型囊括了动作、青春、剧情犯罪以及历史古装,但票房却主要集中在《我的特工爷爷》和《火锅英雄》上,档期收成分别为1.54亿、1.48亿,位居第三位的青春题材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并没有预料之中的火爆,清明三天票房仅6095.7万,与《致青春》上映3天票房破亿的成绩相差千里。
五一节档期(4月30日~5月2日)
送走“冷冷清清”的清明,又来了“凄凄惨惨”的五一。今年五一三天票房累计6.49亿,同比小幅上涨4%,比清明档同期涨幅还要低,而五一首日的2.28亿的票房更是同比下降近14%。观察近6年五一档总票房趋势,除2014年票房出现同比下降外,五年间同比涨幅中,今年最低。在荧幕数不断增加的前提下,这样的成绩不尽人意。
档期间热映的影片中,只有《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一枝独秀,成为首部连续3日票房过亿的爱情片,至五一档期结束累积达3.29亿。而另外几部均表现平平。
今年6月1日,大盘1.47亿,相比节前两天徘徊在三四千万的票房,六一的到来暂时给影市带来一阵暖意。对比过去五年儿童节票房,今年比去年同期上涨约4%,较2014年却少了3200万。
节日当天,已经上映12天的《愤怒的小鸟》再次爆发,以6416.2万一举夺魁;迪士尼真人动画《爱丽丝梦游仙境2》,票房5551.9万,位居第二;三甲中唯一一部非动画类影片《美国队长3》排在第三位。当日新上映的3部华语动画片无突出表现,日票房均未破500万,累积仅800余万。
6月9日至11日端午三天票房分别为3.7亿元、2.86亿、1.89亿,累积8.45亿,较去年同期三天分别上涨61.5%、30.5%、21.2%,总增幅为39.9%。相比以上三个节日档期,端午票房可谓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并不是传统票房高峰的端午档能收获如此漂亮的票房成绩,《魔兽》的贡献力max。9号至11号,魔兽票房达6.54亿,占整个端午票房的76.9%。《X战警:天启》档期票房累计1.25亿,位居端午影片榜第二名。受到两部进口大片的冲击,其它影片的票房多停留在百万级别。
十家影院所属的影院管理公司分别是: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上影集团影院投资发展公司、广东西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耀莱国际影城管理有限公司、香港UME影院管理集团、北京嘉禾影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星美影院发展有限公司。除万达和西维文化各有两家下属影院跻进榜单外,其余6家公司平分秋色。
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票房收益TOP10的院线排名与一季度略有变化。大地院线由一季度第二名退居第四名,北京华夏联合本季度无缘前十。票房最高的三大院线是:万达院线、上海联和 和中影星美,季度票房占比分别为:14.36%、7.6%、7.53%。累积占比29.4 。十大院线二季度票房累计67.9亿,占比67.6% 。数据显示,万达院线在2015-2016各个季度排行中稳居榜首,季度占比均在12%以上。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万达绝对是院线中的“战斗机”。
市场大数据之省份城市篇
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与一季度相比,除河南省被辽宁省取代之外,本季度全国省份票房TOP10排名没有变化,传统票仓大省的地位依旧稳固,除湖北省外,其它省份的同比都出现下跌。
你方唱罢我登场 影视公司扎推“买买买”
58影业:5月8日,58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启用全新四色集团Logo,同时对外发布新集团架构,其中包括新成立的58影业。58方面表示,目前这业务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万达院线:5月13日,万达院线携手万达影视召开发布会,宣布完成对好莱坞电影娱乐整合营销公司——Propaganda GEM以及中国北京的游戏发行公司——互爱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并购。
淘宝电影:5月16日,阿里影业旗下淘宝电影宣布正式更名为淘票票。未来淘票票将定位于泛娱乐产业营销平台,业务范畴由电影扩展至演出、体育等泛娱乐业,自身定位由线上售票平台转变为具备线上线下双向宣发能力的营销平台。
猫眼电影:5月27日,光线传媒发宣布完成对猫眼电影的控股。光线通过两家公司合计获得猫眼电影57.4%的股权,付出的代价是6%的光线传媒股份和23.83亿元现金。
巨人影业:6月6日,巨人网络宣布成立影视业务子公司巨人影业,公司以影视项目研发、娱乐产业投资、IP运营及影游资源整合为核心。
在热火朝天的贺岁档之后,今年4、5月份的电影市场却异常冷清,票房更是出现负增长,但这突如其来的寒冬却丝毫没有影响资本涌入电影行业的规模和速度。行业内公司的“并购”、“收购”、“成立”根本停不下来。大量资本涌入为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资本运作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快速套利的诉求,一些速食无营养的内容也应运而生。
作为真正的电影人,应不忘初心和匠心,踏踏实实磨本子,安安静静做项目,不追风,不浮躁,不乱来。有好项目无论市场冷热腰杆都是硬的,惟精惟一才能抵御资本的寒冬。
衍生品销售破亿 银幕后 “金矿”仍待挖掘
5月29日,腾讯旗下的微影时代和洛可可共同出资成立的可可影,提供电影IP孵化、衍生品设计制作、影迷社区运营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同一天,拿下了《魔兽》《美国队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举办平台战略升级发布会,全面发力电影衍生品市场。
在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阿里影业与二十世纪福斯、派拉蒙、圆谷株式会社等电影巨头达成合作,一口气签下了包括《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忍者神龟甲:破影而出》《星际迷航:超越星辰》《奥特曼》《中国好声音》五个超级IP,负责这些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和售卖。
衍生品市场确实如银幕后的一块“金矿”,但正如万达副总裁曾茂军所言,版权硬伤是衍生品开发最大的难题,如果政府不拿出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就没办法真正发展起来。此外,提高正版衍生品的品质,走多元化路线,一定程度上也会遏制盗版产生。
根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内地市场电影票房累积100.6亿,同比下降5.8%,环比下降43.8%。观影人次达 3亿,同比有小幅6.5%的上涨,环比下降36.6%。(注:6月全国票房数据仍在统计中,总票房数据会有偏差,之后会调整)
前两个季度结合一算,2016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累积票房收入为246亿元,较2015年同期收入的204亿有20%的增幅,不过考虑到每天19块银幕的增长数字,20%的票房增幅并不惊喜。
整体来看,二季度的票房数据不禁给人一种“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的感觉。纵观2016上半年,一季度票房破百亿仅仅用了54天的时间,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百亿之路却走的十分艰难,历时近三个月。
2012-2016第二季度票房同比趋势
根据2012至2016第二季度的票房趋势不难看出,2012年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票房呈直线上涨的趋势,其中2015年较上一年同比增幅高达58%。而今年二季度成绩却可谓“折戟沉沙”,在影院银幕数上涨的背景下,票房不升反降,比去年同期少5.8亿。
2015-2016各季度票房环比趋势
继续对比2015年至2016年各季度票房数据可以发现,2016年第二季度较上一季度,环比下降43.8%,仅比2015年票房最低的第一季度97.6亿上涨2.9亿。在电影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下,今年二季度的票房成绩明显有些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青黄不接的档期安排。2016年一季度约145亿的超高票房必然少不了春节档与情人节档的强力拉动,而第二季度中,春节的观影热度渐渐退去,引领新一波观影浪潮的暑期档还未到来,4、5、6月虽不断有五一、六一等档期助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档期属于档期中的“二等公民”,大片压根儿瞧不上。没有“一级档期”助阵,二季度票房想要热闹起来的难度更大。
2.参差不齐的影片质量。“档期营销”只是帮助票房上涨的客观因素,决定票房的关键因素还是影片质量。2016二季度共上映110余部影片,票房过亿的影片仅15部,票房前三甲都被进口片揽走,口碑票房双双引爆的国产影片更是寥寥。
3.票房打假后的余波影响。今年3月,《叶问3》被证实票房造假,管理部门对该片发行方和部分影院进行了处罚和严重警告。监管部门加强整顿与治理有利于剔除影片的“金融属性”,增加票房透明度和真实性。现实总是残酷的,打回原形的票房态势不会太乐观。
2016第二季度月票房走势分析
2012-2016第二季度月票房对比
2016第二季度三个月票房分别为:31.11亿、31.38亿和38.1亿。4月票房比去年缩水近10亿,同比下降约25%,5月较去年同期出现约2%的小幅跌落。6月份,进口大片“轮流坐庄”,漫改巨制《X战警:天启》、超级IP《魔兽》、迪士尼动画《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以及《独立日:卷土重来》等影片的上映使票房趋势出现逆转,单月38.1亿的票房达到近五年来同期最高,较去年同比上涨13.6%,比4月、5月分别高出6.9亿、6.7亿。2016第二季度单部影片票房分析
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上映影片共116部,较2015年同期及2016年一季度的新片数量都有所下降。本季度影片票房榜前三名均被进口片包揽,榜首《魔兽》,票房累计达14.6亿,季度占比约14.5%,《美国队长3》以12.4 亿的票房位居第二,前三甲的最后一名则是《奇幻森林》,吸金累计9.8亿。对比2015年第二季度狂卷24.3亿票房,刷新7项影史记录的《速度与激情7》,本季度的《魔兽》,虽势头强劲,但截至季度末,票房仍少了近10 亿。
2016和2015票房TOP10影片(截止2016年6月30日)
本季度影片前十名票房累计达73亿,同比下降16.2% ,市场份额季度占比 72.6%,余下106部影片票房累计27.5亿,季度占比不足三分之一。票房整体走势仍然被量少质优的影片所掌控,多数影片质量亟需提高。
2016年第二季度影片票房TOP10市场份额
2015年第二季度TOP10影片平均票价36元,今年同期平均票价33元。在各家眼花缭乱的售票营销中,“票补”绝对是一大利器。但票价低了,票房的涨幅并不如预期。可见观影群体对影片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票价并不是决定观众是否走进影院的关键因素。
2016第二季度影片票房量级统计
第二季度的影片中,今年票房过亿及十亿的影片数分别为18部和2部,5000万以上但未破亿的影片,本季度有三部,全部为国产片,分别是:《百鸟朝凤》、《魔宫魅影》和《梦想合伙人》。而去年该票房级别的影片数为0。迪士尼再发力 《奇幻森林》成4月“救市主”
《奇幻森林》中国内地大卖
今年3月份,迪士尼出品的3D动画片《疯狂动物城》的票房着实疯狂了一把,上映三天便斩获票房1.54亿,整个3月份累积约13.4 亿。4月份,迪宝宝再放大招,聚集森林动物大咖的冒险类真人动画《奇幻森林》于15日与北美同步上映。虽首日开画成绩平平,仅7816万,但接下来的周六日票房大热,分别达1.3亿、1.1亿,首周末3天票累积破3亿,荣登周票房冠军。上映第二周以3.2亿的票房卫冕,最终以9.8亿的成绩华丽收官。整个4月份上映影片52部,累积票房31.11亿,《奇幻森林》单部影片占比就达四分之一,在整个季度影片排行中位居第四位。这样的成绩虽比一母同胞的《疯狂动物城》逊色不少,但在整体票房走冷的二季度中也算的上可圈可点的佳片。一部受众相对受限的真人动画类电影,能获得如此不菲的成绩,必有缘由。
影片中,狼孩毛格利是唯一真实的形象,整个动物们栖居的森林以及所有栩栩如生的动物都是虚拟的,而这真假难辨,令人瞠目结舌的3D特效全都通过电脑CG技术打造,给观众带去了一场IMAX视觉盛宴。
片中唯一的演员尼尔塞西,年仅10岁,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和专业训练,但他与原著相仿的形象以及独特表演魅力深得导演喜爱。事实证明,经过9个月的电影之旅,塞西的表演无负重望。
为熊巴鲁配音的喜剧老戏骨比尔·默瑞、为黑豹巴希拉配音的奥斯卡影帝本-金斯利、为母狼拉克莎配音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奥还有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沃肯、性感女星斯嘉丽-约翰逊等都为片中的动物角色倾力献声,让影片增色不少。
“百鸟”跪出票房逆转 5月大盘难“朝凤”
《百鸟朝凤》凭借一跪逆袭票房
导演吴天明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百鸟朝凤》5月6日全国公映。截至5月12日,影片上映7天累积票房仅365万。排片上,面对同天上映的强势进口片《美国队长3》,《百鸟朝凤》全国排片占比始终未超过2%,如此悲惨境地也是没谁了。5月12日晚,影片制片人方励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双膝跪地求影院经理增加《百鸟朝凤》的排片,并希望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该片。方励这一跪,票房逆袭的精彩故事正式开始。
5月13日,《百鸟朝凤》票房上映8天来首次日票房破百,15日,单日票房达到最高,约1223.4万。排片场次翻倍上升,日排片最高占比11.35%,近2万场。上座率最高34.27%,超过同天的《美国队长3》。整个5月份,《百鸟朝凤》累积票房达8015.7万,月度影片排行第8位,占比2.6%。近亿的票房成绩对文艺片而言已不算太难看,但仍难掩5月大盘颓势。6月,中数通知,将《百鸟朝凤》的秘钥有效期延长一个月。这是近年来第一部获得放映期延长的文艺片。
方励先生这一跪,给这部缺乏明星效应、娱乐性欠佳、宣传不给力的影片带来了一跃而起的票房,更助其获得了秘钥延期的红利。简单来说,这“跪求”带来的价值不菲。但对于掌握着影片“生杀大权”的院线而言,如果目前的运作制度不变,像《百鸟朝凤》甚至那些只在院线“一日游”的文艺片前景依然不会明朗。方励下跪引起的轩然大波已过,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让小众文艺影片生存的更有尊严才是所有人需要思考的。
《百鸟朝凤》5月份日票房趋势
《魔兽》6月强势开局 魔性粉丝功不可没
《魔兽》在中国内地市场极其火爆
6月8日,由环球影业、中影股份、腾讯、太和娱乐、华谊兄弟、传奇影业和暴雪娱乐联合出品的魔幻史诗巨制影片《魔兽》正式上映。影片开局便给近期走低的影市带来了票房井喷。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影片零点场排片场次高达1.37万,比去年创造票房影史纪录的《速度与激情7》的场次要高2600场,上座率近55%,票房累计4997.7万。影片上映首日票房2.51亿,当日全国票房占比89.1%。接下来的端午小长假,《魔兽》3天累计6.54亿,占整个端午档期的76.9%。截至6月12日,上映5天的《魔兽》票房超10亿,比去年《速度与激情7》上映五天的票房还要高2000万。面对如此漂亮的开局成绩,各路人士纷纷预言《魔兽》或将冲击《速7》记录,取而代之成为进口片票房霸主。然而节后影片的票房增速逐渐放缓,日票房始终在千万级别游荡,最高7362.6万,仅是高峰期的四分之一。截至6月底,《魔兽》累积14.6亿,本季度占比14.5%,位居月度影片榜首位,票房占比 。不论影片最终成绩能否碾压速7,它都不失为一部成功的商业巨制。那么问题来了,魔兽在国内的成功究竟为什么?
影片针对中国观众喜好制作多个“国行版”预告片,并邀请中国演员吴彦祖来担任重要角色,在宣传活动以及海报等物料制作上突出介绍,增加媒体、观众关注度。腾讯、万达等出品方联合利用线上线下一切资源为《魔兽》进行宣传。包括线上粉丝平台运营、特制《魔兽》弹幕场、线下衍生品主题展等。
早年,红遍网络的一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晚饭”便来自具有“中国第一网游”称号的《魔兽世界》贴吧。《魔兽世界》在国内一度拥有上千万的活跃玩家,占据其同时期全球玩家数量的三分之一,观看电影《魔兽》成为千万玩家缅怀青春并与战友叙旧的情怀出口。坐拥如此庞大的死忠粉丝,票房火爆,so easy。
端午节三天小长假加上高考后一波学生粉丝的追捧,让魔兽上映5天内的票房势如破竹。
2016第二季度影片类型票房分析
2016年第二季度进口片票房累计75.9亿,国产片累计24.6亿,季度占比分别为 75.5%和 24.5%。进口片变化不大,较去年同期上涨0.9%,国产片的票房不尽人意,下跌达21.2%。本季度进口片和国产片票房前三甲分别是:魔兽、美国队长3、奇幻森林;以及北京遇上西雅图2、火锅英雄和我的特工爷爷。
国产恐怖片由于种种“禁忌”,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仍为粗糙的小成本制作,恐怖感基本靠特效和尖叫,类似《京城81号》、《魔宫魅影》融合豪华投资成本、知名演员、以及丰富跌宕故事情节的恐怖片屈指可数。国产恐怖片的口碑若要逆袭,还需良心制作、质量取胜。
据专业版Mtime PRO,今年第二季度共上映动画片17部,累积成绩达19.3亿,季度占比19.8%,较一季度动画片21%的占比略有下降。前三甲分别是:《奇幻森林》、《愤怒的小鸟》和《爱丽丝梦游仙境2》,其中《奇幻森林》和《爱丽丝梦游仙境2》均为迪士尼出品的真人动画电影,票房占比高达70.2%。
2016第二季度档期票房分析
清明节档期(4月2日~4月4日)
二季度第一个小档期“清明节”三天的票房分别为:2亿、2.2亿和1.6亿,累计5.8亿,季度占比5.9%,较去年同期增长仅一成。
从影片上看,今年的清明节显得异常拥挤,节日第一天就有6部影片上映,类型囊括了动作、青春、剧情犯罪以及历史古装,但票房却主要集中在《我的特工爷爷》和《火锅英雄》上,档期收成分别为1.54亿、1.48亿,位居第三位的青春题材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并没有预料之中的火爆,清明三天票房仅6095.7万,与《致青春》上映3天票房破亿的成绩相差千里。
五一节档期(4月30日~5月2日)
送走“冷冷清清”的清明,又来了“凄凄惨惨”的五一。今年五一三天票房累计6.49亿,同比小幅上涨4%,比清明档同期涨幅还要低,而五一首日的2.28亿的票房更是同比下降近14%。观察近6年五一档总票房趋势,除2014年票房出现同比下降外,五年间同比涨幅中,今年最低。在荧幕数不断增加的前提下,这样的成绩不尽人意。
档期间热映的影片中,只有《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一枝独秀,成为首部连续3日票房过亿的爱情片,至五一档期结束累积达3.29亿。而另外几部均表现平平。
2011-2016五一三天票房趋势
六一节档期(6月1日)今年6月1日,大盘1.47亿,相比节前两天徘徊在三四千万的票房,六一的到来暂时给影市带来一阵暖意。对比过去五年儿童节票房,今年比去年同期上涨约4%,较2014年却少了3200万。
节日当天,已经上映12天的《愤怒的小鸟》再次爆发,以6416.2万一举夺魁;迪士尼真人动画《爱丽丝梦游仙境2》,票房5551.9万,位居第二;三甲中唯一一部非动画类影片《美国队长3》排在第三位。当日新上映的3部华语动画片无突出表现,日票房均未破500万,累积仅800余万。
2012年-2016年六一单日票房趋势
端午节档期(6月9日~6月11日)6月9日至11日端午三天票房分别为3.7亿元、2.86亿、1.89亿,累积8.45亿,较去年同期三天分别上涨61.5%、30.5%、21.2%,总增幅为39.9%。相比以上三个节日档期,端午票房可谓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并不是传统票房高峰的端午档能收获如此漂亮的票房成绩,《魔兽》的贡献力max。9号至11号,魔兽票房达6.54亿,占整个端午票房的76.9%。《X战警:天启》档期票房累计1.25亿,位居端午影片榜第二名。受到两部进口大片的冲击,其它影片的票房多停留在百万级别。
十家影院所属的影院管理公司分别是: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上影集团影院投资发展公司、广东西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耀莱国际影城管理有限公司、香港UME影院管理集团、北京嘉禾影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星美影院发展有限公司。除万达和西维文化各有两家下属影院跻进榜单外,其余6家公司平分秋色。
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2016年第二季度票房收益TOP10的院线排名与一季度略有变化。大地院线由一季度第二名退居第四名,北京华夏联合本季度无缘前十。票房最高的三大院线是:万达院线、上海联和 和中影星美,季度票房占比分别为:14.36%、7.6%、7.53%。累积占比29.4 。十大院线二季度票房累计67.9亿,占比67.6% 。数据显示,万达院线在2015-2016各个季度排行中稳居榜首,季度占比均在12%以上。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万达绝对是院线中的“战斗机”。
市场大数据之省份城市篇
据专业版Mtime PRO数据,与一季度相比,除河南省被辽宁省取代之外,本季度全国省份票房TOP10排名没有变化,传统票仓大省的地位依旧稳固,除湖北省外,其它省份的同比都出现下跌。
你方唱罢我登场 影视公司扎推“买买买”
小马奔腾:据报道,目前已有收购方就并购小马奔腾事宜与股东间达成了初步协议,正处于募集资金阶段,准备全资并购公司。收购方则是小马奔腾创始人李明生前好友,交情匪浅。
小马奔腾未来去向何方?
58影业:5月8日,58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启用全新四色集团Logo,同时对外发布新集团架构,其中包括新成立的58影业。58方面表示,目前这业务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万达院线:5月13日,万达院线携手万达影视召开发布会,宣布完成对好莱坞电影娱乐整合营销公司——Propaganda GEM以及中国北京的游戏发行公司——互爱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并购。
淘宝电影:5月16日,阿里影业旗下淘宝电影宣布正式更名为淘票票。未来淘票票将定位于泛娱乐产业营销平台,业务范畴由电影扩展至演出、体育等泛娱乐业,自身定位由线上售票平台转变为具备线上线下双向宣发能力的营销平台。
猫眼电影:5月27日,光线传媒发宣布完成对猫眼电影的控股。光线通过两家公司合计获得猫眼电影57.4%的股权,付出的代价是6%的光线传媒股份和23.83亿元现金。
巨人影业:6月6日,巨人网络宣布成立影视业务子公司巨人影业,公司以影视项目研发、娱乐产业投资、IP运营及影游资源整合为核心。
在热火朝天的贺岁档之后,今年4、5月份的电影市场却异常冷清,票房更是出现负增长,但这突如其来的寒冬却丝毫没有影响资本涌入电影行业的规模和速度。行业内公司的“并购”、“收购”、“成立”根本停不下来。大量资本涌入为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资本运作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快速套利的诉求,一些速食无营养的内容也应运而生。
作为真正的电影人,应不忘初心和匠心,踏踏实实磨本子,安安静静做项目,不追风,不浮躁,不乱来。有好项目无论市场冷热腰杆都是硬的,惟精惟一才能抵御资本的寒冬。
衍生品销售破亿 银幕后 “金矿”仍待挖掘
《魔兽》催生了衍生品热卖
6月8日,《魔兽》大电影在国内上映,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与追捧,同时带火了周边的衍生品销售。据万达院线CEO曾茂军透露,《魔兽》上映前电影衍生品在内地的销售额就已超过1亿元。业内人士预计,《魔兽》相关衍生品的销售最终能突破5亿元。衍生品蕴藏的巨大价值无疑使其成为资本角逐的风口。5月29日,腾讯旗下的微影时代和洛可可共同出资成立的可可影,提供电影IP孵化、衍生品设计制作、影迷社区运营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同一天,拿下了《魔兽》《美国队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举办平台战略升级发布会,全面发力电影衍生品市场。
在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阿里影业与二十世纪福斯、派拉蒙、圆谷株式会社等电影巨头达成合作,一口气签下了包括《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忍者神龟甲:破影而出》《星际迷航:超越星辰》《奥特曼》《中国好声音》五个超级IP,负责这些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和售卖。
衍生品市场确实如银幕后的一块“金矿”,但正如万达副总裁曾茂军所言,版权硬伤是衍生品开发最大的难题,如果政府不拿出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就没办法真正发展起来。此外,提高正版衍生品的品质,走多元化路线,一定程度上也会遏制盗版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