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新闻
导演:陈凯歌
主演:辛柏青/朱一龙/张子枫/陈飞宇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上映时间:2023.9.28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影片以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展现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1949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政治博弈场,毛泽东和斯大林谈判,运筹帷幄力争国家利益;朝鲜战场,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我军却用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外交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度亮相联合国,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国内民间,全国人民一心支援前线,热火朝天捐款捐物。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据悉,该片的外景实拍难度巨大。在导演陈凯歌的极致要求之下,拍摄场地的土质、地势均要符合史实及战争逻辑,工程规模与难度均是前所未有。剧组和“地”较劲,建路修桥、挖坑爆破都是常态,只为达到最真实的战场状态。
除了倚靠剧组创造出的“地利”之外,“天时”也让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大为增色。因影片拍摄周期横跨五个季度,剧组在可遇不可求的自然飘雪中拍摄了的雪原战场,在冰冻的水库上留下了志愿军冰面行军的震撼影像。对实景实拍的执着,也让演员们得以身临其境,对志愿军战士当年极端的作战环境有了更深体会。
10月22日由湖北长江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主创人员分别到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开展路演。
以光影为桥 以历史为溯
在140分钟的沉浸式观影中
一幕幕热血沸腾的战斗场景
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英雄儿女
志愿军们的舍生忘死
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
让现场师生振奋不已
聆听观众心声:
现场互动环节:
导演陈凯歌、编剧张珂主演王砚辉、朱亚文现身观影现场,分享影片创作初衷,讲述影片背后的真实历史故事,传承并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这部电影并不希望‘说教’,让大家跟志愿军能够共情,这是最重要的。”从剧本创作打磨一直到拍摄剪辑完成的三年多时间里,陈凯歌希望把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所思所感和影片中蕴含的情感带给观众,与观众交流共情。在陈凯歌看来,抗美援朝是中国人的故事,“我想通过这部影片把今天的观众和过去的英雄连接在一起,让年轻人深切地意识到那些战死者、牺牲者,那些为了保卫国家献出生命的人,不管到了什么年代都不应该被忘记。”
坚持人民立场,是编剧张珂在剧本创作时想实现的一个目标。他说,“影片是在讲述一段历史,更多的是在讲述历史中的人。影片中科学家、军人、翻译人才这些人物形象,在座的同学们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是73年前的中国人和73年后的中国人,共同书写了我们国家辉煌的历史。”
“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彭德怀总司令的扮演者王砚辉现场重现了这句经典台词,不禁让观影师生动容,发自肺腑地向这场新中国“立国之战”中的志愿军们致以崇高敬意——73年前,为了保家卫国,他们舍生忘死,奔赴战场,用热血和生命守护了家国安宁,换来祖国山河无恙。
朱亚文在影片中饰演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谈到这个人物角色,朱亚文说自己没有刻意去表现这个人物的学识渊博,“我觉得这个角色就好像是一个影子、一个开关,引导观众去感受那一代人的奉献精神。直到现在我都清楚记得影片里中美之间钢产量、发电量和原油产量对比的悬殊数据。就是在这样的一组数据面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迎难而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让这些数据毫无意义。”
在互动环节,青年学子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受以及探寻志愿军精神的故事。“字字句句,引人潸然泪下”、“真的被志愿军人的无畏和勇敢感动到”、“为国,为人民”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前进动力不忘初心、奋发作为,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影院开发:027-8284 7379
影院加盟:027-8283 4210
器材公司:027-8283 5895
票务合作:027-8233 4628
商务合作:027-8280 0847
广告合作:137 2021 2768
影片发行:189 7105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