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建设
作为艺术家的IMAX
探寻目标:如何与好莱坞共舞
探寻地点:洛杉矶PlayaVista
位于洛杉矶PlayaVistaIMAX办公室
过去:《阿凡达》激活了IMAX
关键人物:詹姆斯·卡梅隆
虽然如《龙门飞甲》、《狼图腾》、《十二生肖》和《天将雄师》等华语IMAX影片也促进了中国内地IMAX银幕的迅猛发展,但在全球范围内,好莱坞大片的IMAX版的大量出现,从根本上促进了IMAX的大发展。如果说,加拿大多伦多是IMAX重要的技术和研发基地,而洛杉矶则是IMAX和好莱坞紧密合作的桥头堡,在这里IMAX化身艺术家和好莱坞电影人紧密合作
格雷格·福斯特办公室背后全是IMAX影片海报
在IMAX首席娱乐官格雷格·福斯特位于洛杉矶的办公室里,挂着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罗伯特·泽米吉斯、扎克·施奈德、J·J·艾布拉姆斯导演签名的海报。但在接受采访时候,格雷格·福斯特并未介绍这些海报,而是拿着办公桌的一本《阿凡达》的画册,在每位记者面前不停的强调。福斯特这么做当然有原因,因为正是卡梅隆的《阿凡达》让IMAX品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有了爆发式的增长,某种程度上该片拯救了IMAX品牌。
IMAX胶片放映是一直是最高品质的放映代表,进入21世纪之后,受制于商业模式投资大、回收慢,IMAX公司多次走在破产边缘,中国几家IMAX银幕也门可罗雀。华星UME影院经理刘晖曾向媒体透露,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华星UME是北京第一家IMAX厅,2006年安装的是胶片设备,硬件成本高达15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建设七到八个普通影厅的费用。一个IMAX影厅一年票房要达1000万元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这几乎是一家多厅普通影院半年的收入,在开幕前3年一直苦苦支撑。
卡神和他的《阿凡达》让IMAX技术走向广泛的大众
但《阿凡达》一部电影2010年在该影院票房2000万,看似前途迷茫的超大银幕放映一下子被激活。
2010年《阿凡达》上映之前,尽管2002年就推出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加快对好莱坞大片的IMAX转制,但当时每年产量也只有10-12部,受制于进口片配额不少还无法引进。2008年中国内地仅上映3部IMAX剧情长片,2009年是5部。一些影院不得不在IMAX厅放映普通电影,但观影效果不佳。
2010年中国仅有11块IMAX银幕,《阿凡达》制造的观影热潮,2年内这个数字猛增到112块,100家为商业影院。2012年“中美电影新政”增加的14部进口片配额特指IMAX和3D影片。2014年,中国共上映28部IMAX影片,是五年前的将近6倍。片源的增加和普通观众的认可,让中国内地如今拥有203家IMAX商业影院,占全球IMAX影院总数的22%。
IMAX首席质量官大卫·凯利
关于詹姆斯·卡梅隆和IMAX公司的故事,IMAX首席质量官大卫·凯利还给记者们分享了一个。(1971年大卫·凯利和妻子在多伦多观看了史上第二部IMAX电影《北苏比利尔》。44年过去后,他依旧记得当初的震撼,“那部影片改变了我的一生!”1988年2月大卫·凯利终于加入了这家公司,并一直工作到今天。)
2000年前后,大卫·凯利和詹姆斯·卡梅隆在IMAX加拿大总部谢里丹公园做了个测试,大卫和《穿越落基山脉》导演StephenLow以IMAX胶片摄影机来拍摄画面,詹姆斯·卡梅隆则以数字摄影机拍摄画面。那次测试之后,詹姆斯开始坚持走数字路线,《阿凡达》便是用数字拍成,让数字3D和IMAX两项技术都因此受益。
大卫·凯利并不认为,这是IMAX和卡梅隆的分道扬镳,“那是卡梅隆具有前瞻性的一个尝试,数字拍摄可以马上看到电影画面的效果,也赋予拍摄者很大的灵活性。但不同电影导演信奉不同的电影哲学,有些人喜欢拍摄原生的3D画面,有些人则喜欢用2D拍摄。有些导演则需要拍摄宽广的远景和大画面,那数字摄影机可能就没办法捕捉到。”大卫·凯利说的喜欢2D和胶片拍摄的导演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
现在1:IMAX摄影机和好莱坞
关键人物:克里斯托弗·诺兰
根据格雷格·福斯特提供的数据,2014年全球上映42部IMAX真人剧情片,其中28部在中国上映(含中国独家上映的华语片)。就在中国记者在他的办公室采访福斯特时,门外的会议室还有好莱坞导演等着他开会,商讨接下来的合作计划。曾在米高梅电影公司就职15年的福斯特在好莱坞人缘很广,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让IMAX成为好莱坞大片重要而且必要的选择。
诺兰在《黑暗骑士》片场使用IMAX摄影机
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确实是拯救者,但卡神15年才拍了一部电影,IMAX在好莱坞最好的朋友其实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他几乎是IMAX2D胶片摄影机在好莱坞的代言人,2008年《黑暗骑士》28分钟、2012年《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72分钟、2014年《星际穿越》将近60分钟,诺兰不仅是好莱坞导演中使用这款机器最多的导演,也是对这款机器机理解最深的导演,他是个胶片偏执狂。
IMAX首席质量官大卫·凯利谈起和诺兰的合作,赞不绝口,“他和我合作关系最长,也是我最尊敬的导演,2005年我们就为他的《蝙蝠侠:侠影之谜》做DMR转制,当时他跟我谈起小时候在芝加哥看IMAX科教片的经历(诺兰儿时在伦敦和芝加哥两地居住)。芝加哥有一个IMAX球幕影院,诺兰经常去这个科学博物馆看《执着的梦想》、《珠穆朗玛峰》等,还没上中学他就立下要拍摄IMAX电影的远大理想。”
2008年38岁的诺兰终于说服华纳公司,在《黑暗骑士》中使用了IMAX2D胶片摄影机,这是里面有27分钟用IMAX摄影机拍摄。
《蝙蝠侠大战超人》导演扎克·施奈德拿着IMAX胶片摄影机,据说加上镜头和胶片该机器重达45公斤
事实上,IMAX自1970年开始就一直希望真人剧情片导演可以用他们摄影机,但一直没有导演敢于尝试。IMAX首席技术官布莱恩·邦尼克认为,IMAX摄影机比普通摄影机更大、更重,更大的工作噪音给真人剧情片的对白录音带来了困难,由于纪录片一般很少现场录音,没有这样的困扰。此外IMAX胶片摄影机一次最多能装3分钟长的胶片,剧组每拍3分钟画面就要换胶片,而且换胶片时间也很长。当然70mm胶片相对于标准的35mm胶片价格更加昂贵。
诺兰吃了螃蟹之后,《变形金刚2》导演迈克尔·贝、《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导演J·J·艾布拉姆斯等也开始尝试,但这几部影片都只是部分场景使用IMAX2D胶片摄影机。
即将于今年底上映《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也只有一个场景运用了这款机器,而明年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也是部分场景使用。布莱恩·邦尼克认为,有三方面原因造成了没有一部真人剧情片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首先,不是说IMAX摄影机无法从头拍到尾,从技术上说任何一个导演都可做这件事。但没有任何一个导演会只用一种摄影机拍摄整部电影所有场景,往往不同的场景会运用不同的摄影机,比如狭小空间的运动镜头,小型摄影机显然更适合。
“其次是创意上的原因,比如《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导演在竞技场场景时是用IMAX摄影机拍的,因为他需要观众随着主角的视线形成情绪的变化,让竞技场在整个大银幕上铺开,形成冲击力。不是说,导演舍不得IMAX摄影机去拍其他的场景。”
“还有个就是预算,不是每部好莱坞大片都有用不完的钱,所以我们才研发出IMAX数字摄影机用于拍摄。”
现在2:现在是IMAX挑选好莱坞导演
格雷格·福斯特进入IMAX公司后,一共有差不多100多部IMAX好莱坞大片推向全球市场,大多数是通过2002年发明的DMR技术进行转制,在这项技术出现之前一部45分钟的IMAX纪录片仅扫描胶片就要花费一个月,如今的好莱坞大片多数是数字摄影机拍摄,DMR转制到数字拷贝做出,目前压缩到3周左右,个别电影需要一个月。
全球范围内正在和即将上映的IMAX影片(部分未发布海报)
目前还没有数据调查显示,制作成IMAX格式对好莱坞大片票房有多大的促进,但做成这种格式一方面是电影公司对作品的音画质量的信心,某种程度上业内提高票价。2014年IMAX公司在全球推出42部影片中大部分是好莱坞电影。格雷格·福斯特表示,以前都是他求着好莱坞公司制作IMAX版,如今局面有了变化,IMAX开始挑选好莱坞导演。
福斯特认为,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中国,IMAX挑选导演有着自己的标准,“他是否了解IMAX银幕以及影音环境对于创作者的作用,他是否有眼光利用IMAX摄影机把大家看到的视野尽收眼底;他拍的电影是不是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去到的地方;最后一点就是希望,IMAX电影要有希望的元素,带来正能量的,让人乐观和感觉生命是有意义的。“